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积极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7月5日,蓬溪县人民法院邀请蓬溪县实验中学学生在法院公开日走进法庭,旁听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庭庭审,切身感受法律的庄严和神圣,接受生动的法治教育。
在庭审开始前,同学们不仅参观了蓬溪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还为学生们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小课堂”。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电信诈骗、帮信罪以及故意伤害罪等犯罪的危害性和防范方法。
法官特别强调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和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提醒学生们务必增强反诈意识,切勿因贪图小利而随意出售、出借银行卡、电话卡等个人信息,以免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现在开庭!”上午10点,法官敲响法槌。庭审中,法官有序引导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阶段依次推进,庭审现场规范有序,高效严谨。特别是在最后陈述阶段,在校大学生被告人在法庭上对自己的行为深深懊悔,部分旁听老师及学生也深表惋惜。
在法庭帮教中,法官希望各被告人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真诚的认罪悔罪,坦然接受法律的公正审判。同时也告诫在场的学生以案为戒,远离不法分子,常怀法律敬畏之心,知法守法,切莫触犯法律。
“以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帮信罪,没想到这样的犯罪就在自己的身边发生。今天通过现场庭审,我不仅知道了各种法律条款还学习到了一些法律知识,今后我会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蓬溪实验中学高一六班王馨怡说道。
庭审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现场庭审观摩,切实感受到司法威严,对诉讼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是一堂生动的法律实践课,对法律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法官说法:
所谓“帮信罪”,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的是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常见的方式有:租售微信号、帮人刷单走流水、出售出借银行卡或手机卡、为犯罪集团提供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等。
法官提醒: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高发,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稳定,通过此案提醒大家,尤其是在校学生,一定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卡,不要非法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特别是知晓对方可能将该卡用于非法用途时,也不要参与来源不明或者目的不明的转账活动,切莫因贪图小利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