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红星镇规划和建设长达20多年的历史遗留堵点、难点、痛点,终于得以破解。”近日,伴随着挖掘机作业的轰鸣声,矗立在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十字路口处一栋三层楼的D级危房,经过专业人员十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安全拆除。
名山区红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危房能安全拆除离不开名山区政协和镇党委的支持以及“有事来协商”这个平台。
(名山区政协在红星镇兴平社区开展场镇治理专题协商)
紧盯治理之“难” 政协委员一线听民“声”
据场镇居民反映,拆除的危房,属于上个世纪90年代供销系统改制时,五位产权人从供销社资产处置中取得的房屋产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产生活日新月异,红星镇进行提升改造势在必行。但该处危房正好阻挡了道路的拓宽,街道到此受堵陡然变窄,导致通行不畅,行车视野受阻,会车困难,多年来此处交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严重。而且房屋年久失修,加之经历数次地震后,局部立柱倾斜相差30厘米以上,不仅严重影响了红星场镇场镇风貌,还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十字路口分别联通四个乡镇,该处房屋占用了前往百丈和联江方向道路的三分之一,当然要堵塞交通,不拆不行啊。”
“我们每天上街买菜和送小孩读书的都要经过这里,总有一种担惊受怕的感觉。”
“该房屋严重阻挡视线,每年都会发生车祸事故。”名山区公安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5月份,一位茶农在行车过程中因为这个房屋阻挡视线,把这附近的电线杆都撞断了,简直太危险了!”……
群众反应十分强烈,过往司机怨气也大,茶商也反映说这是营商环境的“硬伤”。
2023年2月,名山区政协委员、红星镇兴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强在日常走访搜集社情民意中了解到该危旧房部分墙体倾斜日趋加剧,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大,群众排危诉求十分强烈。在收集到相关意见建议并整理汇总后,王强立即向名山区政协报告。
名山区政协主席倪林获悉情况后多次带队到实地调研,了解户主诉求,倾听群众呼声,咨询专家对D级危房安全隐患整治建议后,区政协党组迅速行动,将该危房拆除工作纳入2023年“有事来协商”重点选题,并安排一位副主席牵头落实。
(区政协委员王强(左)在“政协委员工作室”记录户主诉求)
紧扣发展之“要”引导群众参与民主协商
“由于该栋危房拆除重建涉及场镇道路规划,原址重建占地面积将缩减40%左右,对于今后经商有一定影响,当时5户房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甚至拒绝配合。”王强回忆说。
“开始他们都不愿意搭理我,避而不见是常事。”在兴平社区“王强委员工作室”内,王强谈起事前登门开展工作的经历时说,“群众不懂政策是正常的,我在他们有空时就串门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摆龙门阵,总之做思想工作很艰辛。”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其中一户有很强烈的拆除意愿,但他就担心自己先同意后惹‘非议'。”名山区政协委员、红星镇政府宣传委员蔡莉说,“还有一户对拆除重建无异议,但要求面积进行重新核算,按照当初的约定退距面积进行重建。”
面对危房拆除中存在的问题,名山区政协进行“派单”,红星镇成立了工作专班“接单”,王强委员主动“领单”后带领下沉委员和社区干部逐一入户了解危房户主诉求,认真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反复登门进行政策解读、法律宣传、解释疑惑等,打消大家顾虑,
名山区政协组织户主开展拆除危房专题协商
每周这样的讨论都要在社区“茗事民商”议事室上演,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商讨,然后对症施策。
“五户产权人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但是拆除的政策必须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必须坚持原则。讲透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析当前的形势,说明危房拆除的必要性和安全隐患的严重性,讲清拆除的利和不拆的弊,引导当事人主动配合工作。”王强在会上说。
在反复开展工作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倪林还召集危房户代表、部分政协委员、场镇居民代表以及司法、住建、应急、电力、通信等区级有关部门,就危房拆除重建进行多次协商。
在随后2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20多次的登门拜访,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2023年7月,工作取得突破,五户产权人自愿签订拆除法律授权书,为危房拆除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看上去的寥寥数语的拆除授权书,背后却让工作组下足了“磨嘴”功夫。
“起初我们分别对拆除补偿抱有自己的期待,通过他们多次的上门讲政策、讲法律、讲道理,还帮我们出谋划策,太有耐心了,也感动了我们。”率先同意拆除的当事人王道新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这几户产权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请求红星镇政府协助拆除,帮助承担拆除的人工费和机械费,别无他求。”
紧贴民生之“需” 疑心聚力为民解忧
7月27日 ,名山政协主要领导和牵头负责人会同“茗事民商”议事室、红星镇党委以及区经信局、电力公司、移动公司、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调研,开展红星“场镇十字路口危旧房整治”专题协商。
7月29日,王强带领工作组成员和志愿者上门帮房主搬腾物资,清理杂物,让房主切实感受到工作组的真心实意。
名山区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和政协委员现场勘察
危房拆除前一天,红星镇政府严把安全关,提前谋划筹备,再次检查确认所有涉及电路、线路、管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拆除当天,红星镇党委书记韩德锦靠前指挥,安排工作人员全面做好安全和秩序维护等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该危旧房彻底拆除。
“单凭眼睛可测,墙体倾斜越来越大,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多亏政府及时拆除,以后路过这里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二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想到在今天能得到圆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真正的成为了历史,为政府和委员办成实事点赞!”部分围观的居民也说出了心里话。
“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在拆除前,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一提及拆除,还是有点依依不舍嘛。”五户产权人之一的杨静事后感激的说,“思想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基层民主协商,他们不仅热心帮我们搬离物资,还积极协调水电气等部门,解决了拆除后临时过渡期间的后顾之忧,真心感谢党委政府和帮助过我们的人的辛苦付出!”
政协委员组织志愿者们帮助五户人搬家
“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在基层一线,就是要关注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红星镇危房的成功拆除,不仅是政协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名山区政协将继续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作用,通过把政协协商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建实平台与灵活议事有机结合、深化联系与凝聚共识有机结合、健全机制与注重实效有机结合等,不断深化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倪林表示。
王建明 牟建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